找考题网-背景图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李明,现在是高二年级学生,他各科成绩优异,可谓品学兼优,数学是李明的优势科目,他在数学测验中常常得高分,而这次模考只得了60分。一方面,他安慰自己不要太在意一次考试的成绩.并鼓励自己更努力地学习,争取以后再也不得这么低的分数;另一方面,他又抱怨:“这次模拟考试的题目实在是太偏太怪了,老师也没有通知就直接进行测验,我当时还在感冒呢!”
可是,在接下来的几次测验中,李明其他科目的成绩没有太大的波动,唯独数学考试的分数一直不高。数学老师因此找李明谈话,李明却表示说:“我从来没有喜欢过数学这个科目,数学也不是我的优势科目!”看得出李明有些沮丧,但说话时却又装作无所谓的样子。

分析李明努力学习与抱怨考试题目两种行为背后的差异。

【参考答案】

奥苏伯尔的成就动机论把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李明努力学习的行为是受到认知内驱力的影响,也就是他在学习活动中为了获得知识而努力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和稳定的内部动机;而李明抱怨题目太偏、太怪,试图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原因,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因此,李明面对成绩下降,内心出现两种不同的学习动机和归因方式的差异,所以才会造成两种不同的认知和行为。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