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考题网-背景图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材料:某教师关于“DNA分子的结构”的教学设计思路如下:(1)问题情境创设:犯罪分子逃亡几年后,经过DNA鉴定可以确定犯罪分子,为什么通过DNA能确定身份?(2)出示资料,并创设问题情境:问题1:沃森和克里克利用了前人的哪些经验和科学成果?这对你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有什么启示?问题2:他们在建构模型的过程中出现过哪些错误?他们是如何对待和纠正这些错误的?问题3:沃森和克里克默契配合,他们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作为科学家合作研究的典范,在科学界传为佳话。他们的这种工作方式给予你哪些启示?其对DNA分子结构具有什么意义?(3)出示课本的结构模式图,引导学生读取图中的信息,并创设问题情境:问题1:观察并回答DNA是由几条链构成的?这两条链的位置关系如何?它们的方向一致吗?它具有怎样的立体结构?问题2:DNA的基本骨架由哪些物质构成?分别位于DNA的什么部位?问题3:什么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碱基位于DNA的什么位置?问题4:脱氧核苷酸的三个组成成分怎样连接?脱氧核苷酸间又是如何连接的?(4)模型建构,四人小组自备材料合作构建模型,组内、组间合作与交流,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引证所学概念,并引发新的问题探究。问题情境创设:问题1:发现组员出错时有什么感受?你对你们的成功(不成功)的经验有什么感想?问题2:每个小组的DNA相同吗?DNA之间的差异主要在哪里?问题3:大家的组装方式有什么不同吗?问题4:你觉得细胞在形成新的DNA分子时会以哪种方式进行? 问题:(1)围绕上述材料内容,谈谈该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与作用。(2)材料中提到的建构DNA双螺旋模型,属于哪一种模型?请结合高中生物教材内容,列举两种同类型的模型实例。

【参考答案】

(1)第一处创设问题情境,以设置悬念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同时帮助学生形成DNA分子结构的初步印象。第二处创设问题情境,感悟DNA分子结构发现过程的科学探索精神和思维方法。了解组成DNA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的连接方式。第三处创设问题情境,进一步探究DNA的平面......

(↓↓↓ 点击‘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试题

问答题李振声院士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其主要成就是实现了小麦同偃麦草的远缘杂筛选,培育出了多个小偃麦品种。请回答下列有关小麦遗传育种的问题。(1)如果小偃麦早熟(A)对晚熟(a)是显性,抗干热(B)对不抗干热(b)是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在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杂筛选试验中,以某亲本与双隐性纯合子杂筛选,F1代性状分离比为1:1。请写出此亲本可能的基因型:__________。(2)如果决定小偃麦抗寒与不抗寒的基因在叶绿体DNA上,若以抗寒晚熟与不抗寒早熟的纯合亲本杂筛选,要得到抗寒早熟个体,需用表现型为_________的个体作母本,该纯合的抗寒早熟个体最早出现在__________代。(3)小偃麦有蓝粒品种。如果有一蓝粒小偃麦变异株,籽粒变为白粒,经检查,体细胞缺少一对染色体,这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_________变异。如果将这一变异小偃麦同正常小偃麦杂筛选,得到的F1代自筛选,请分别分析F2代中出现染色体数目正常与不正常个体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除小偃麦外,我国也实现了普通小麦与黑麦的远缘杂筛选。①普通小麦(六倍体)配子中的染色体数为21,配子形成过程中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每个细胞的中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_;②黑麦配子中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分别为7和1,则黑麦属于___________倍体植物;③普通小麦与黑麦杂筛选,F1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为_________,由此F1代可进一步育成小黑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