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下面是一堂语文课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
师:《藤野先生》的作者是谁?(鲁迅)
师:鲁迅的原名叫什么?(周树人)
师:《藤野先生》写于哪一年?(1926年)
师:鲁迅是哪一年到日本学习的?(1902年)
师:鲁迅在日本学习的地点有几个?(两个)
师:哪两个?(东京、仙台)
师:鲁迅在仙台学的是什么专业?(医学)
师:鲁迅学了多长时间的医学?(两年)
师:藤野是鲁迅的第几个老师?(第二个)
……
[注]:第二个括号内的内容为学生的答案。 试从教学相长的视角出发,对这段对话加以分析和评论。
【参考答案】
(1)从教学相长的角度来看,上述对话的方式是不合理的,它实际已经走入了师生对话的误区。在这堂课上,教师问了很多问题。如果只看这堂课的形式,不能不说这是一堂"对话"课。但是这种对话虽然比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有进步之处,但它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根本上说,仍然是教师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rdq......
(↓↓↓ 点击‘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