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元素的排列,四季的交替,生物的进化,社会的发展,天体的运行,都有固定不移的基本秩序。这种秩序表明,一切物质的运动形态都是有其固有规律的,没有任何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叙述中的结论是应用了哪一种归纳推理得出的?
问答题任意取大于1的奇数,各自平方,再从得到的数中减去1,例如:72-1=48、112-1=120、52-1=24、92-1=80、152-1=224、等等。从它们的得数中我们发现有一个共同的性质,即每一个得数都能被8整除。用其他的奇数再进行几次尝试,也得到同样的结果。于是,我们就得出结论:“一切大于1的奇数的平方减去1,得到的数是8的倍数”。叙述中的结论是应用了哪一种归纳推理得出的?
问答题我们班里的所有同学都是上海人。结论是否能借助于完全归纳推理得出?
问答题“龟背湿,阴雨兆。”结论是否能借助完全归纳推理得出?
问答题春夏秋冬,周而复始。结论是否能借助完全归纳推理得出?
问答题在24和28之间没有质数。结论是否能借助完全归纳推理得出?
问答题天下乌鸦一般黑。结论是否能借助完全归纳推理得出?
问答题请从逻辑规律的角度,分析这篇短文中所存在的逻辑错误。
问答题1919年,英国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罗素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某村子里有个理发师,他规定:我只给而且一定要给那些自己不刮胡子的人刮胡子。请问.这个理发师给不给自己刮胡子?”这就是教学史上著名的“理发师的悖论”。请你分析这个悖论里所包含的逻辑矛盾。
问答题“这是一张我国明初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一1398年)的纸币,一贯钱的大明通行宝钞。它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纸币,长34.4cm,宽23cm,币值14个铜钱。上面印着‘户部奏准印造大明宝钞,与铜钱通行使用,伪造者斩。告捕者赏银贰百伍拾两,并给犯人财产。’我国使用纸币要比欧洲早好几百年。在七世纪时,我国就有了用于祭献的纸币,这种祭献纸币是模仿真正纸币制造的,可见真正的纸币出现得更早。”请问:上述说法存在什么逻辑错误?
问答题“我们必须正确对待作品的社会效果问题。所谓作品的社会效果,就是作品对生活所起的作用,即它对社会实践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在这个问题上,用‘票房价值’作为主要衡量标准是不对的,不用‘票房价值’作为主要衡量标准也是不对的。换句话说.功利主义是错误的,超功利主义也是错误的。我们不能低估一部作品的社会影响,过去,有人把社会上的某些犯罪行为一概归于文艺作品的影响,这是不恰当,但是,说有些描写凶杀、偷窃的作品对某些犯罪行为毫无影响,也是不对的。”请分析以上这段引文所存在的逻辑错误。
问答题有个物理老师出了一道题目要学生在课堂里回答.题目是:一炉铁水凝结成铁块,它的体积缩小了三十四分之一。后来,铁块又溶化成铁水,体积要增加多少?”学生甲回答:“溶化后的铁水的体积比铁块增加三十三分之一。”学生己不同意甲的意见,他说:“不对。同是一决铁,缩小的是三十四分之一,增加的是三十三分之一,不是自相矛盾吗”甲又说;“不是我自相矛盾,而是你混淆了概念。”运用矛盾律或排中率的有关知识评论一下,甲乙两人谁是谁非?
问答题一个年轻人想到大发明家爱迪生的试验室里去工作,爱迪生亲自接见了他。这个年轻人满怀信心对爱迪生说:“我有一个伟大的理想,那就是我想发明一种万能溶液,他可以融解一切物品”爱迪生听罢后,惊奇的说:“什么!那么呢想用什么器械来放置这种万能溶液?它不是可以融解一切物品吗?”年轻人被爱迪生问的哑口无言。请问:这个年轻人为什么会被爱迪生问的哑口无言?
问答题一块空着的地可以种庄稼,甲、乙、丙、丁四人讨论这块地钟什么庄稼好。A甲一会儿说应该种麦子,一会儿又说不应该种麦子,试分析甲这样讲有没有逻辑错误。为什么?B针对甲的说法,乙说:“你的两种意见,我都不同意。”分析乙这样讲有没有逻辑错误。为什么?C丙说:“我看还是种麦子好。”丁说:“我看还是种油菜好。”针对丙和丁的发言,乙有说:“你们两人的意见,我都不同意”分析乙这样说有没有逻辑错误?为什么?
问答题指出判断中,哪些是互相反对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