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共用题干题据载,某农场进行过一项试验。试验工作由植物学家斯密夫负责进行。自1960年春季开始,斯密夫首先利用两个温室来进行试验,即在两个温室同时种上两种庄稼——玉蜀黍与大豆。两个温室的土壤、湿度、温度和施肥的数量都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其中一个温室中设置了一架电唱机及扩音器,电唱机一天24小时都不停地播送优美的乐曲,而另一个温室则没有。
首次试验的结果,那些曾受音乐“熏陶”的庄稼首先发芽,而且颜色青绿,它们的茎比那些没有受音乐“熏陶”的庄稼更粗壮、更坚韧。十棵曾受音乐“熏陶”的玉蜀黍共重40.2克,而十棵未受音乐“熏陶”的玉蜀黍只重28克,十棵受音乐“熏陶”的大豆重31克,而没有听到音乐的十棵大豆只重24克。
五月来临时,在田野上试验,把玉蜀黍种子撒在两块土壤、面积都相同的田地上。在一块田地旁边的装上播送音乐用的扩音器,这块田地称为“音乐区”,另一块田地则无音乐播送,称为“静寂区”。试验结果:“音乐区”的玉蜀黍比“静寂区”的玉蜀黍早12小时发芽,“音乐区”的庄稼长得特别壮实、丰满;收获的结果是“音乐区”每亩185公斤,而“静寂区”每亩只收160公斤。 研究活动,应用了哪一种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得出了什么结论?
【参考答案】
两次运用差异法。
春季在温室里试验时,其余条件都相同,唯有一点不同,即一个温室一天24小时播送乐曲,另一个温室则没有。结果也不同:放乐曲的温室产量高,不放乐曲的温室产量低。可见,放音乐是玉蜀黍和大豆增产的原因。五月在田野里的试验也运用差异法得出了同样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