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考题网-背景图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情景1:李老师是五年级二班的班主任,有一次他在教室的地上看到了一些废纸,便问道:“地上的废纸是哪个同学扔的?”这时同学们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王明身上。
“老师。废纸是王明扔的。”班长说。
同学们开始纷纷指认是王明扔的废纸,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这时李老师平静地看着大家说道:“谁扔的废纸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大家要共同、自觉维护班级卫生。现在哪个同学愿意把废纸捡起来呢?”李老师刚说完,班里的同学都积极地举起了手,老师接着说:“看到大家这么热爱、关心我们的班集体,老师很感动,这种愿意做好事的精神非常值得表扬。这么多同学举手,那么谁来做呢?”王明站起来羞愧地说:“让我做吧!”李老师同意后,王明很快就把地上的废纸打扫干净了。李老师赞许地点点头,说道:“王明同学为了班级的环境卫生不怕脏,主动捡起了所有废纸,为班级做了好事,今后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自觉养成保持班级良好卫生的习惯。”下课后,王明主动找到了李老师并承认了错误。
情景2:某天.六年级一班班主任刘老师发现班里的一盆绿植的花盆碎了,当她询问是谁打碎了花盆时,班里许多同学都摇头,这时,晓峰站起来,红着脸,吱吱呜呜地想说自己在做卫生时不小心碰到了花盆,但还没等解释,刘老师就开始指责晓峰不爱护班级公物,要求晓峰做出检讨并赔偿损失。晓峰感到很委屈,从此以后晓峰见到刘老师再也不主动问好了,也不听刘老师讲的英语课了。

结合小学生的特点,谈谈如何对小学生开展品德教育。

【参考答案】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道德认识方面,对道德概念的理解能力从直观、具体、较肤浅的理解逐步过渡到较为抽象、本质的理解,但整体理解水平不高;道德判断逐渐由他律向自律,由只注重行为结果逐渐过渡到全面地考虑动机和后果的统一关系。在道德情感方面,以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和与形象相联系的道德情感体验为主。在道德意志方面,自制力处在初步发展阶段。在道德行为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出现言行不一致的现象。
针对这样的特点,教师应该:
①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发挥小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②采用道德叙事法,提高道德认识。
③开展感恩教育,通过情境教育法、实践锻炼法、专题活动法等激发道德情感。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