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考题网-背景图
问答题

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某图书出版社在2009年7月准备增补以下6个选题:
①《2009年热力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选》②《澳门特别行政区大事记》(配光盘)③《中俄边界变迁研究》(附地图)④《现代人体美术作品选》
⑤《伊斯兰教的形成与发展》⑥《古今天象奇观集萃》
选题①的书稿由热力学会主编。理化编辑室主任看过稿件后,认为内容过于专深,本社编辑人员难以把握其知识的正确性,担心难以保证图书质量。于是热力学会建议:由学会约请某大学物理系的一名副教授担任该书稿的责任编辑,并由该系两位教授负责完成复审和终审工作,出版社收到定稿作整体设计后就可安排印制,但是出版社没有同意。
选题④的作者交稿时提出:出版社完成审稿和编辑加工后,由作者自行联系印刷厂印制3000册,交出版社样书30册,其余由其自销;作者除承担印制费用外,再交给出版社3万元,但是出版社也没有同意。
问题一:
出版以上选题的图书,出版社应分别办理哪些手续?
问题二:
为什么出版社不能同意选题①主编单位热力学会的建议?出版社如何处理才妥当?
问题三:
为什么出版社不能同意选题④作者的建议?出版社如何处理才妥当?

【参考答案】

问题一
(1)选题②、③、⑤应办理重大选题备案手续。
(2)选题②需附光盘,应向出版行政部门申请《电子出版物复制委托书》。
(3)这6个选题均需向省级新闻出版局补报选题计划。
问题二
(1)出版社不同意这个建议,是因为图书的责任编辑工作和复审、终审工...

(↓↓↓ 点击‘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试题

问答题审稿题:审读短稿,按审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或缺漏。(本题20分)我国的出版活动历史悠久。早在纸张发明之前,就有雕版印刷的书籍。继印刷术之后发明的纸张,使书籍有了新的载体材料,促进了出版活动的发展。在出版活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国曾出现各种类型的出版机构。到20世纪初叶,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成为我国出版业三大巨头,北京成为我国的出版中心。但是,当时的出版物种类还不多,品种也较少。现代出版物分为六大类。六大类出版物中,历史最长的是图书,在图书以后出现的是报纸和音像制品,后来又出现了期刊、电子出版物和互联网出版物。历史最短的互联网出版物与其他各类出版物的最大区别,在于内容信息和出版方式不同。例如,互联网出版物在发行过程中随时可以按需复制,而图书的复制数量应在发行前确定。 出版物的生产由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两个阶段构成。精神生产过程生产出版物的内容,物质生产过程除了形成出版物的物质形式外,还能把精神生产劳动的价值转移到出版物中。在出版物的物质生产过程中,编辑要进行创造性劳动,使作品得到优化和增值,具有更高的质量,从而更适合消费者的需求。可以说,自审稿起至样品检查止的编辑工作全过程,也是编辑充分展现自己的素质和能力的过程。 出版活动能够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我国出版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促进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就要求从事出版活动应当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追求经济效益。出版单位必须坚持“规模效应第一”的原则,通过整体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精品出版物的不断积累而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才能既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又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而能够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