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考题网-背景图
问答题

简答题

最近几年,有关恶搞历史、消解经典的影视剧和视频内容层出不穷,通过对经典作品、英雄烈士、重要历史事件等的颠覆重构来制造“笑点”“笑料”,成为娱乐方式之一。比如,“抗日神剧”手撕鬼子,发射出去的子弹能拐弯并轻易击中敌人。将秦始皇一代枭雄拍成强奸犯,忧国忧民的文化名人屈原成了被美女环绕的无所事事者……类似这样的雷人桥段,不仅不合常理、不合史实,还会让青少年对了解历史,学习民族文化产生困惑。
一些恶搞尽管恶搞者并非都有主观恶意,但仔细分析这些恶搞的实质可以发现,我们绝不能对它“一笑而过”。
联系以上资料,请你谈谈对恶搞的看法。

【参考答案】

在现代社会,面对各种压力,人们需要通过娱乐来缓解压力、放松身心,纾解负面情绪。一些恶搞作品的确可以制造出强烈的“反讽”效果。但是当一切都可以怀疑,戏谑经典、抹黑英雄,并且在“习惯”中变成“自然”,社会不尊重敬畏历史和文化的心态就会不断滋长,不利于民族和文化自信的树立。
恶搞以匪夷所思的逻辑叙述历史,在娱乐中不断挑战、解构主流价值观、国家记忆和社会共同情感。比如,《黄河大合唱》中所歌唱的是八路军东渡黄河、饮马太行、抗击日寇的坚定决心,是全民族觉醒、同日寇抗战到底的不屈精神。恶搞消解了严肃残...

(↓↓↓ 点击‘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