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机关秘书的一天》。
屈指算来,我的秘书生涯有近三年时间了。三年来,从一名秘书学专业毕业生成长为一名文字秘书业务骨干,其中的甘苦,决不是只言片语可从容表白得了的。现在追忆起来,给我锻炼机会最多的是1998年上半年。那时,区政府刚换届不久,新一届区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大部分来自基层,还有一个“适位”的过程,区政府办公室的文字任务也因此而异常繁重。而当时,政府办公室Z主任刚从基层调任过来,原秘书科w科长升任为分管文字秘书业务的副主任;办公室的两名文字秘书中,另一位几个月前才从教育系统转岗过来,因而一些重要的文字业务便“历史”地落在我的肩上。这对一年半以前还是某大学秘书学专业学生的我来说,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是不小的挑战。其中有一天,对我来说,挑战实在太大了。那是1998年3月中旬的一个星期一。因W副主任要赶在星期日下午外出开会,我俩便在周末加了一天半班,将L副区长在上周交办的十份领导讲话稿起草好,并交给L副区长审阅。星期一上午上班时,我感觉比较轻松,因为区政府和办公室领导都没有向我交办任何事项,看来,上午只要将L副区长的讲话稿交文印室印发,我就逍遥自在了。可是,当我到L副区长办公室取讲话稿时,他指出:文稿大体上可以,但有两部分要做些修改,另外要增加一段内容,并嘱咐我在当天下午下班之前再交他审阅一遍。令来如山倒,我马上着手修改。到8:30前后,Z主任找到我,说刚刚接到市里的电话,市委督查组本周内要来我*区开展小康区建设工作督查,在星期三上午下班之前要先报送一个关于小康区建设的综合性汇报材料。我*区小康建设起步较早,从1991年开始部署到1997年基本建成小康区,前后历时六年多。而我在1996年才参加工作,要独立完成这一综合性汇报材料,必须查阅大量资料,并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于是我遵照2主任的意见,打电话找到区农经委、统计局、档案局等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落实好数据、材料等资料来源,还找出一堆自己平时收集的区内外相关资料。等我心里有一点谱、准备着手拟稿时,已近10:00了。我把提纲交Z主任敲定后,正要请区长审查,区长刚好放下话筒,对我说:“小石,我们一道到C镇看看合资企业的情况,现在就走。”区长在C镇H镇长的引导下,先后视察了五家合资企业。每到一处,区长都认真听取企业负责人的汇报,深入生产现场询问产销情况,并做出有关指示,或就企业发展提出一些指导性意见。这些,我都尽快记了下来。午餐过后,我将自己锁在办公室里,先就区长视察情况写了一篇通讯稿,好在下午交报社刊发。然后接着修改L副区长交办的那份讲话稿,一直到下午2:30才改好。我将它交给L副区长,他说下午3:30他有个会,他边开会边看这个材料,让我在下班时再到他办公室去取来连夜付印。我将稿子送给报社刊发后,终于可以坐下来写那篇综合性汇报材料了。接下来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我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将提纲做了充实调整,并进行必要的细化,但没有急于动笔。对我来说,完成这样一个万字以上的“大块头”综合性汇报材料,并不是一件轻松的“差事”,我想在晚上集中一段时间,在无任何干扰的情况下,一气呵成。于是,我静坐在桌前构思,以至几位外单位来区政府办公室办事的同志跟我打招呼我都没有及时“理睬”人家。下午5:40左右,已过下班时间了,L副区长才从会场出来,回到办公室。我从他那儿取回讲话稿,在文字上稍加处理,便交给文印室付印,并组织几名同事装订。待讲话稿装订完毕,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已经结束了。我草草吃了顿工作餐,仍旧回办公室,准备起草那份汇报材料。我泡了一杯有些发苦的浓茶,抱上那堆尺把高的资料,将自己关在小会议室里,专心致志起草那个“大块头”文稿,累了喝上一大口浓茶,困了抽上一支香烟,饿了便冲一碗方便面。到初稿结束时,已近次日凌晨3:00。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好长时间以后都难以忘怀。那一天,从早上7:40进办公室,至深夜3:00放下笔,期间共19个小时,我几乎都是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放在平时,肯定是W副主任负责修改L副区长的那篇讲话稿;肯定是w副主任陪区长下乡视察;肯定是由W副主任主笔起草这个“大块头”文稿,我只会充当个“配角”罢了。现在回想起那天的“拼命三郎”状,真的不足一提,因为在政府机关的文字秘书工作中,类似这样的情形实在太多了。我又记起,曾有人以“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之类的刻薄话来形容机关工作的“清闲”,这实在有失偏颇。事实上,就我的秘书经历而言,几乎每一天都是繁忙而有价值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