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考题网-背景图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与责任同行——冠礼
①中国人自古就重视成人这个问题,并×惯通过一套完整的礼仪活动,实现对成人身份的确认,这就是成年礼,古时称为冠礼。
②上溯历史我们会发现,冠礼的历史非常早。先秦礼仪文献《仪礼》中就有《士冠礼》篇,对冠礼的程序进行了明确记载;同时,另外一部礼仪文献《礼记》中还有专门的《冠义》篇,阐明了冠礼的文化内涵,足见当时社会对冠礼的重视程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冠礼经历了跌宕起伏,但人们对冠礼的认知并未发生根本变化,那就是冠礼具有“责成人之道”的重要价值。
③举行冠礼有一定的年龄限制。儒家认为,人在不同年龄段的能力不同,需要学x的东西也不同:如6岁学x书目和四方之名;8岁学x礼让、廉耻;10岁就要离开家庭,向老师学×文字和侍奉长者的礼仪…..这样,到了20岁,才有了充足的文化基础和能力,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礼记·曲礼》中规定“男子二十,冠而字”,此时要为他举行成年礼。
④那么,古人是如何举行冠礼的呢?
⑤冠礼蕴含丰富,“三加冠”是冠礼的核心仪式。首加缁布冠,教育年轻人不要忘记祖辈创业艰辛。在三种冠中,缁布冠地位最低,代表治人的资格,给孩子戴上缁布冠,主要是希望他从此抛弃幼稚童心,谨慎地修养成人之德。缁布冠之后,还要再加皮弁。皮弁是用白色鹿皮缝制的,与朝服配套使用,代表着武力、军事,希望加冠者从此以后保持成人的威仪而不懈怠,继续修养自己的德行。第三次加冠是加爵弁,爵通“雀”,在祭祀等重要场合佩戴。经过缁布冠、皮弁、爵弁三次加冠,冠服也越来越尊贵,这次赋予加冠者新的身份和责任,希望加冠者在将来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成人。
⑥加冠之后还要命字。古时,出生时由父亲取名,举行冠礼时,再由正宾取一个表字。在社会交往中,名与字使用的场合不同,只有长辈对晚辈或是尊者对卑者才能直呼其名,平辈之间、晚辈对长辈要称字,表示尊敬。
⑦冠礼的意义,除了在仪式上通过三加冠、命字的方式赋予加冠者新的身份外,还要求他在以后的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人。《礼记·冠义》说:“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一个人只有注重自己的“容体”“颜色”“辞令”,才能真正理解“礼”的意义,才能正确处理好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
⑧虽然《仪礼》《礼记》的时代已经离我们很遥远,现在不再举行传统冠礼,但是成人仪式还广泛存在,冠礼赋予年轻人“成人之道”的价值意蕴,依旧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文章有删改)
问题:

什么是冠礼?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冠礼,是我国古代的成年礼,标志着男女由少年迈入成年。冠礼在宗庙进行主持者一般为受冠者的父亲。加冠前通过占卜确定冠日,随后邀请宾客。当日,主人要准备好所用的冠服器物等。加冠前,受冠者由赞冠者为其梳头、挽髻、加笄,再把头发系好,以便加冠。冠礼的主体仪式为“三加",由正宾依次给受冠者加缁布冠、皮弁、爵弁,......

(↓↓↓ 点击‘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