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IC是指在体外培养18~24小时后能抑制培养基内致病菌生长的最低抗菌药物浓度 B.MBC是指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或使细菌数量减少99.9%的最低抗菌药物浓度 C.AUC可以估计进入体循环的药量 D.Cmax是指给药后达到的血浆药物浓度的峰值,表明药物的吸收速度大于消除速度 E.PAE是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药物清除后,细菌生长仍然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
单项选择题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主要菌株、主要病原菌是()
A.弗劳地枸橼酸菌、铜绿假单胞菌 B.大肠埃希菌、产酸克雷伯菌 C.阴沟肠杆菌、黏质沙雷菌 D.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 E.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
单项选择题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是()
A.产生氨基糖苷钝化酶 B.产生DNA螺旋酶 C.孔蛋白缺如 D.具有外膜药物泵出蛋白 E.产生β-内酰胺酶
单项选择题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获得性耐药的主要机制是()
A.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 B.细菌产生氨基糖苷钝化酶 C.主动排外 D.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 E.DNA螺旋酶的改变
单项选择题以下作用于细菌细胞壁的药物是()
A.阿奇霉素 B.阿米卡星 C.利奈唑烷 D.哌拉西林 E.氧氟沙星
单项选择题下列有关细菌耐药的基本机制,描述不正确的是()
A.细菌耐药性又称抗药性,是指细菌对于生物药物作用的耐受性或对抗性 B.固有耐药性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的,代代相传,不会改变 C.获得耐药性是由于细菌与抗菌药物接触后由质粒介导,通过改变自身的代谢途径,使其不被抗菌药物杀灭 D.多重耐药性是指细菌对多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菌药物产生的耐药性 E.交叉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某一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后,对其他作用机制相似的抗菌药物也产生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