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广陵散》B.《高山流水》C.《阳关三叠》D.《十面埋伏》
单项选择题音乐美学论著,三国魏嵇康所撰。通过秦客和东野主人八个回合的辩难,批判了儒家音乐思想,肯定了音乐的自然之美。嵇康认为体现自然之和的音乐只能引发人的躁静反应,而不能引起人的哀乐之情,明确提出“心之与声,明为二物”,即音乐不表现任何感情,它只是音响的自然运动。虽然本书的一些观点回避了人在音乐创作、演奏、欣赏中的能动作用,割裂了音乐和感情的联系,但其对音乐本体、音乐特性、音乐审美等问题的探讨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上仍具有开创意义。它的名词是()。
A.《乐记》B.《声无哀乐论》C.《乐化篇》D.《乐礼》
单项选择题一种大型的歌舞曲,由艳、曲、趋、乱等部分组成。艳一般出现在曲前,其音乐华丽抒情;曲是相和大曲的主体部分,由多段声乐曲组成,段与段之间加有的器乐曲或舞蹈称为解;趋和乱一般出现在结尾,节奏较快,情绪热烈,是乐曲的高潮部分。它的名词是()。
A.相和大曲B.霓裳羽衣曲C.清商乐D.相和歌
单项选择题汉代产生的艺术歌曲,它是在北方民歌基础上经过加工而成。其发展过程经过了三个阶段,最初是清唱的民间歌谣,既而又加上帮腔,成“一人唱、三人和”的“但歌”,最后形成带有乐器伴奏的“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艺术化歌曲,主要用丝竹乐器伴奏,有笙、笛、节、琴、瑟、琵琶、筝等七种。它的名词是()。
A.丝竹之乐B.戏曲C.相和歌D.说唱
单项选择题晋以后,相和歌由北方流传至南方,吸收了当地的民间歌曲形成的。北魏时又自南方传至北方,成为在全国范围流传的民间音乐。主要组成部分是吴歌、西曲。吴歌是东晋以来流行在江南一带的民歌,西曲是齐、梁时期产生于“荆、郢、樊、邓”一带的湖北民间歌曲,比吴歌略晚。由于地区不同,西曲和吴歌在语言、音乐形式等方面都存有差异。它的名词是()。
A.清商乐B.雅乐C.房中乐D.四夷之乐
单项选择题()是以打击乐和吹管乐为主并兼有歌唱的一种器乐合奏形式。大概在秦末汉初传入内地,被我国北方牧民所用。汉武帝时,已由民间发展到宫廷,被广泛应用于仪仗、宴飨、军队等场合之中。依照用途和乐器配置的不同,可分为黄门鼓吹、横吹、骑吹、短箫铙歌等数种。
A.清商乐B.鼓吹乐C.大鼓D.鼓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