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大化改新B.工业革命C.明治维新D.偷袭珍珠港
单项选择题1873年时,日本作战部队人员可达4万人。此外,明治政府亦发展国营军事工业;到了明治时代中后期,军事预算急剧增加,约占政府经费的30%~45%,材料主要反映出明治维新()
A.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B.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C.具有军国主义色彩D.促进了工业的迅速发展
单项选择题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北方的服装产量翻了一番,甚至连草耙制造商都开始生产利剑。与此同时,战争期间北方的专利品数量增长了一倍,制造业、技术产业以及基础设施使得北方的军工产业面貌焕然一新。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成为战争的强大后盾。由以上可见,南北战争期间,北方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是正义的一方B.北方赢得了民众的广泛支持C.林肯的正确领导D.北方重视工业的发展
单项选择题林肯1862年2月给霍勒斯·格里利的信中写道:“我将拯救联邦……如果我能通过不解放一个奴隶就能拯救联邦,我就会这样去做;如果我能通过解放所有奴隶而能拯救联邦,我也会去做;如果我能通过释放部分奴隶而不管另外一些人而拯救联邦,我还会去做。”这表明林肯作为总统在内战中的最高目标是()
A.维护国家统一B.释放部分奴隶C.释放所有奴隶D.维护自身利益
单项选择题《华盛顿的起床号》一书中记载,1860年林肯的就职演说中20次使用“联邦”一词,却从未说过“国”这个词;1861年林肯在国会咨文中22次提到“联邦”,3次提到“国”;1863年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中根本没有提到“联邦”,却5次提到“国”。使用“联邦”与“国”频次的变化,表明林肯认识到()
A.争取民族独立的迫切性B.把“联邦”变为“国”才能当好总统C.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性D.把“联邦”变为“国”才能解放黑人奴隶
单项选择题美国总统林肯面对美国当时的状况曾比喻道:“为保全生命,往往不得不把手脚截掉,但决不会为了保全手脚而断送生命,这是愚蠢的。”由此可以看出林肯的主张是()
A.维护国家统一,防止国家分裂B.保存黑人奴隶制C.挑起内战D.生命至上
单项选择题俄国1861年改革之后,农民虽然付出高昂的赎金,但分得的土地面积比改革前减少了,质量也更坏了。改革后,每个农民平均分到3.4俄亩土地,由于耕地减少、经济上不能独立,他们又不得不在受奴役的条件下向地主租地。这从本质上说明()
A.1861年改革是一场失败的改革B.1861年改革没有改变农民的落后境况C.1861年改革的实质是对农民的又一次盘剥D.1861年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单项选择题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体现亚历山大二世这一态度的是:解放后的农民()
A.没有获得人身自由B.不能自由选择职业C.没有获得选举权利D.以赎买方式得到土地
单项选择题俄国思想家别尔嘉耶夫说:“彼得大帝的改革对人民是如此巨大的痛苦,但没有彼得的强制性改革,俄罗斯就不能完成自己在世界历史中的使命,也不能在世界历史上获得自己的发言权。”彼得一世改革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A.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B.实现了俄国的工业化C.使俄国成为强大的军事强国D.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单项选择题下表反映了1854-1859年、1861年俄国沃罗涅日地区土地价格的变动情况(单位:卢布)。由此可知()
A.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制度变革促进了俄国农业迅速发展C.农奴制改革未给农民带来任何好处D.农奴制改革有利于俄国的资本积累
单项选择题19世纪,俄国地主们说:“买打谷机要花钱,要修理,还要为它养马,但农民的劳动却不用花一分钱。”这反映出()
A.农奴制在19世纪的俄国依然盛行B.19世纪农奴制已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阻碍C.在农奴制下农奴主占有农奴的劳动成果D.19世纪俄国农奴使用的劳动工具非常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