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经济大危机为希特勒上台提供可乘之机B.罗斯福在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下临危受命C.苏联模式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造成威胁D.经济大危机影响了世界的政治经济发展
单项选择题20世纪30年代初期,《商业周刊》调查证实有不少人因无法找到工作和缺少就业机会,纷纷离开美国或者正设法离开,使得美国迁居国外的人数年年超过迁入的。这表明()。
A.美国对人才失去吸引力B.美国遭遇经济大危机,经济萧条C.美国资本主义制度遭到动摇D.美国人找工作太挑剔了
单项选择题“世界厌倦了流血,它在寻找解脱苦难的办法。我为印度独特的方式而骄傲,它会教会世人如何摆脱暴力引起的混乱。”为实现该方式最有可能采取的措施是()。
A.不对殖民政府缴税B.停止社会一切生产C.担任殖民政府公职D.反对妇女参与政治
单项选择题有人评论说:“苏联这种可以大规模制造坦克、火箭和飞机的经济体系却不能维持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苏联实行了新经济政策B.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使苏联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C.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劣势D.苏联重点发展重工业造成轻重工业发展比例失调
单项选择题苏联虽然农村集体化的目标最后是实现了,但农业产量却多年下降,直到1938年才略微超过1928年的水平。这表明农业集体化()。
A.不利于工业化的发展B.标志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C.改变了苏联阶级结构D.致使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
单项选择题1929年,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这说明()。
A.斯大林模式能够有效避免经济危机冲击B.苏联的工业化进程离不开西方国家支持C.30年代大危机为苏联工业化提供了契机D.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互补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