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考题网-背景图
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望厦条约》签订过程中,美国特使顾盛以进京为要抉(这违反所谓朝贡体制),换取了清廷对包括领事裁判权和最惠国待遇在内的大量权利的让步。另一个典型事例是《北京条约》签订后,咸丰帝躲在避暑山庄,一不痛心割让九龙,二不吝惜巨额赔款,却斤斤计较认为派员驻京“最为中国之害”,因为公使驻京是对清朝体制的挑战。
材料二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为了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发布《告各友邦书》,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1923年,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中,提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的主张。1924年初,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反帝内容。1924年发表北上宣言,主张废除不平等条约。
材料三 1917年4月,美国参加欧战。中国驻美国大使顾雏钧立即判断协约国必胜,力促北京向德奥宣战。同时设立专门小组搜集材料并予以分析,为在战后和平会议上争取废除不平等条约做准备。
但巴黎和会并没有令中国人如愿。消息传回国内,引发了以“五四运动”为代表的“国民外交”浪潮,并且直接影响了政府的外交政策。各派政治力量都向社会展现自己的主张,从而出现了一场对中国内政、外交都有深远影响的思想启蒙运动,它打破了只为高官垄断外交的禁戒。北京政府对是否在合约上签字发生分歧,无奈之余任由代表团自行决定。中国代表团拒绝在这个合约上签字,成为27个参会国中唯一拒绝签字的国家。
中国参加巴黎和会以及参加制定国际联盟盟约,并获得非常任理事国的地位,进入国联行政院处理世界问题。王宠惠被选入国际法庭。 依据材料三分析中国拒签合约的原因。和材料一相比,体现了民国时期中国在外交上的哪些进步

【参考答案】

原因:人民爱国斗争的压力,中国外交人员的爱国精神。进步:善于利用国际法维护主权,民众的主权意识增强,国际地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