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考题网-背景图
问答题

编辑加工题:阅读分析短稿,并按照稿件加工整理的规范进行编辑加工。(本题18分)   著作权随作品的发表而产生,其 内容包括人身权、独创权和财产权。除了法律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外,作品的著作权属于作者,所以作者就是著作权人。经过法律规定的一定时间后,著作权的各项 权利就不再受法律保护,作品随之进入公有领域。例如,某部小说的作者去世已满30年,出版单位便可以自由地出版该小说而不必征得该小说著作权继承人的许 可,只要按法定标准的50%向其支付报酬,也不必署作者姓名。然而,对于尚未进入公有领域的作品,出版单位如果要以出版方式使用,必须依法征得著作权人的 许可。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条款是许可使用的时间长短,这应符合法定许可的时间——3~8年。   互联网出版的蓬勃发展,将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推到了突出位置。这项权利是著作权人重要的人身权利之一,出版单位 不能擅自使用。例如,既使甲出版社已经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而以图书形式出版了某作品,如果著作权人在出版合同中没有明确说明也允许甲出版社把该书用于互联 网出版,甲出版社就不得将该书转换成数字化产品在互联网上传播。否则,甲出版社就侵犯了作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须承担停止侵害、销除影响、赔偿损失、赔礼 道歉等民事责任。

【参考答案】

(1)发表→创作完成 (2)、独创权→[删除] (3)著作权的各项权利→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和发表权 (4)30年→50年 (5)只要按法定标准的50%→也不必 (6)也不必→但必须 (7)符合法定许可的时间——3~8年→由双方协商后约定 (8)人身权利→财产权利 (9)既使→即使 (10)销除→消除
热门试题

问答题编辑加工题:阅读分析短稿,并按照稿件加工整理的规范进行编辑加工。(本题20分)出版是指创作、编辑、复制作品 并向公众发行,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创作形成作品,编辑是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的活动,复制是以各种方式根据 出版物内容制成若干与其内容信息相同的出版物的活动,发行是出版单位通过商品交换将出版物传送给消费者的活动。在当代社会,作为社会化的出版活动,必须由 社会认可的企业或单位来完成。 数字出版是一种新形出版方式,与传统出版相比,它的主要特征表现在组稿方式数字化、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非物质化。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出版方式,编辑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编辑人员应该具备政治认知能力、语言文字能力、判断能力、审美能力等各种基本能力。 编辑的政治认知能力表现为对政治形势的发展、社会的政治思想动向有较高的认识和辩析能力,能够正确应对各种突发事 件,在复杂的变化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于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和有关出版工作的法律法规,能比较熟悉和准确把握,并能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坚决认真贯彻 执行。 编辑的语言文字能力大致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规范能力。除了改进语言文字差错,编辑还应通过谋篇布局、修改观点、字斟 句酌、精心润色,提高稿件的语言表达效果。二是加工能力。编辑应该熟悉《中国语言文字法》、《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标点符号用法》等 有关的语言文字规范文件,能熟炼正确地识别稿件中的常见差错。三是写作能力。编辑不能越组代疱,代替作者写作,但写作能力同样也是编辑的基本功。 编辑的判断能力主要表现为能对各种稿件从普及性、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等方面以一定的标准进行衡量,分析判断其是否合格,是否可以出版。 编辑必须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就能使出版物的审美功能和审美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出版物的内容和形式的形象化、艺术化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编辑必须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才能使出版物充满美感。

(1)创作、→[删除] (2)根据出版物内容→根据作品内容 (3)由社会认可的→由社会认可的、具有一定资质的 (4)新形→新型 (5)组稿方式数字化、→[删除] (6)非物质化→网络化 (7)辩析→辨析 (8)四个→三个 (9)“除了……表达效果”→[与“编辑应该熟悉《中国语言文字法》……常见差错”对调位置] (10)改进→纠正、改正 (11)修改观点→[删除] (12)《中国语言文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13)熟炼→熟练、 (14)越组代疱→越组代庖 (15)普及性、→政治性、 (16)编辑必须有较高的……发挥。→[删除,但将其中的“使出版物的审美功能和审美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前加逗号后移到“充满美感”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