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考题网-背景图
问答题

结合相关的文学理论知识,谈谈对以下两段文字的理解。 高行健说:“我想要说明扫一扫,看视频的是,文学也只能是个人的声音——而且,从来如此。文学一旦弄成国家的颂歌、民族的旗帜、政党的喉舌,或阶级与集团的代言,尽管可以动用传播手段,声势浩大、铺天盖地而来,可这样的文学也就丧失本性,不称其为文学,而变成权力和利益的代用品。” 莫言说:“我认为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应该超越党派,超越阶段、超越政治、超越国界的。作家是有国籍的,这毫无疑问,但优秀的文学是没有国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属于人的文学,是描写人的感情,描写人的命运的。它应该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应该具有普世的价值。”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1)文段表达的观点: 高行健认为文学应该坚持其独立性,不应成为政治的从属品、阶级或集团的发声器。动用国家机器或许可以造成声势浩大、人尽皆知的局面,但终究会失去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的内在规定性。 莫言认为文学可以是没有国界,没有等级,超越政治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人的文学,关注人的命运和意义,应该具有人文主义精神。他强调文学创作的自主性和纯粹性。 (2)对两段文字的理解: ①中国“诗言志”的传统。《尚书.尧典》中的“诗言志”,《毛诗序》中的“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荀子....

(↓↓↓ 点击‘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