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靡全球的音乐剧《猫》分别于2003年、2004年在上海和北京上演,在北京上演时,最高票价达1680元。据说,全世界有的“猫”迷看过700多场。分析使《猫》剧如此成功的原因,除了其艺术创造上的因素外,市场营销推广也功不可没,它独特的营销策略是《猫》剧魅力经久不衰的法宝。《猫》的演出场次规模都建立在严格的市场调查基础上,根据市场情况和观众的构成来决定观众的基数是多少。有多少潜在观众就演多少场,控制演出的最合适规模,在北京的演出将计划的72场减为9场,票价比前一年提高了40~480元,而且不打折,不赠票。
宣传上采取了一种有保留的策略。从不爆炒,《猫》剧在北京与公众一直处于“限制性接触”状态。至今没有出过完整的演出录像,宣传中,有关《猫》的剧情更是一晃而过。
在衍生产品开发上,采取宁缺勿滥的策略。T 恤、棒球帽、精美的节目说明、CD、VCD 等等,这些纪念品用的是《猫》剧的注册标记,受法律保护。而且销售地点只能在剧场里,想买这些只能买票看剧。
每当进入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总是自觉利用当地的一些文化元素来加强和消费者的沟通。每到一地演出都要进行“本地猫”的选拔,本地猫更容易与观众交流,演出时在台下出没,与观众互动,让观众体验到在“猫窝”做客的新鲜感。在上海演出时,还将舞台上的车牌号调整为“沪******”,让本地观众倍感亲切;为了便于观众理解,《猫》剧请专家将其中最主要的14个角色分别起了一个地地道道的中文名:“领袖猫”“迷人猫”“魅力猫”“富贵猫”“保姆猫”“剧院猫”“摇滚猫”“犯罪猫”“英雄猫”“超人猫”“魔术猫”等。
《猫》剧的目标消费者是时尚白领和有一定文化层次的观众,他们崇尚个性、时尚、健康的生活,所以《猫》剧设计了一套主题推广活动。比如,“馋猫”——跟餐饮品牌结合;“拇指上的猫”——与短信结合;“汽车猫”——与汽车、旅游品牌结合;“时尚猫”——和服装及化妆品牌结合;“运动猫”——与运动健身品牌结合,以及开“猫车”、住“猫房”、花“猫币”、过一星期“猫样生活”等等。这些活动在吸引了众多相关时尚品牌合作的同时,作为一种现实的时尚生活与精神符号,《猫》剧所倡导和能够引伸出来的时尚概念早已深入白领消费者心中。
《猫》剧一直执行着一套严格的品牌化策略。经营者“真正好集团”不允许非专业的演员在非特定的灯光、道具下进行“猫”的模仿活动,即使是在本地招募的10名“本地猫”,也要经过多轮筛选并训练才能表演,保证《猫》剧统一的高质量的品牌形象。还有对《猫》剧的仿盗版方面,也做得非常严密和到位,保证观众欣赏到形象统一的、高品质的、独一无二的《猫》,保证消费者的“花费”有所值。
请以上述案例为依托,并运用客户关系管理的基本原理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