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考题网-背景图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一位教师的教学实录,完成下列各题。案例: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2.与文本对话,探索人物内心深处强烈的厌战情绪和浓浓的思乡之情。3.赏析本文名句4.能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师:同学们,讲到“战争”,你会联想到哪些描写战争的词语?(如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尸横遍野、狼烟四起、兵荒马乱、千疮百孔、满目疮痍、背井离乡、妻离子散……)这些词语写出了战争的残酷。那么对处在战争一线的古代士兵来说,面对战争他们又是一种怎样的心境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采薇》一课。二、整体感知,疏通文意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文中容易读错和写错的字。2.同桌合作,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准确流畅地翻译课文。3.分四人小组,交流译作,老师选择其中几个投影给大家,指出优劣。如对最后一段的翻译:生:想起我离开家的时候,杨柳依依随风飘飞。如今我在归乡的途中,纷纷扬扬雪花漫天,路途泥泞步履艰难,饥渴交加满身疲惫。我的心是多凄凉悲伤,满心的伤痛又有谁能体会。生:回想当初上征途,杨柳依依随风舞。如今回家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一路随队缓缓行,又渴又饥真劳累。我心伤悲感慨多,此中哀苦谁体会!5.讨论分段,归纳段意。第一部分(1~3节)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的原因和军旅生活的劳苦。第二部分(4~6节)直接写战事。第三部分(第6节)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6.再次朗读课文。三、研讨课文、体味情感1.戍卒的全部生活,可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悲苦”,那么他们又是因何而“悲”,又是缘何而“苦”?请同学们仔细研究课文,说说你的发现。2.分四人小组,交流讨论发现情况。3.课堂交流讨论答案参考:(1)久役在外--岁亦莫止,岁亦阳止。(2)寝食难安--猃狁孔棘,载饥栽渴。(3)战斗惨烈--“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四牡翼翼”。(4)音讯隔绝。(5)归乡路遥。4.请同学们在研读课文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从白天激烈的战斗中幸存下来的士兵们在荒凉的边塞营地会谈些什么呢?(1)两人一组进行交谈。(2)请两组当堂表演,师生点评。四、综合训练,提高能力1.《采薇》末章的前四句,历代传诵不已。那么它永久的艺术魅力究竟是怎样表现的呢?说说你的理解。先独立思考,再组织课堂讨论。查阅有关古人对这两句话的评价资料。参考答案:①物中有我,景中生情,情景交融。“依依”既表现杨柳之态,又表示人们送别时依依不舍之情。②一语双关。因“柳”与“留”谐音,古人折柳送别,以表示挽留之意。③美好祝愿。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风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④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春风杨柳万千条的美丽时节,征人却不得不与亲人分别,也许一别之后永远无相见之日,良辰美景,并无赏心乐事,所以美景不过是形同虚设罢了。春色愈美,愈能惹起生离死别的哀愁,以乐景衬哀情,哀情更突出,更鲜明,故能起到倍增其哀的艺术效果。2.下面是古人对《采薇》的评价,谈谈你对这些评价的看法。谢公(指谢安)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谢玄)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公曰:“谟定命,远猷辰告。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世说新语·文学》《诗》曰:“萧萧马鸣,悠悠旆旌,见整而静也,颜之推爱之”。“杨柳依依”“雨雪霏霏”,写物态慰人情也,谢玄爱之。远猷辰告,谢安以为佳句。--宋祁《宋景文笔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为乐,倍增其哀乐。--王夫之《姜斋诗话》[投影]比较下列两首诗的异同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答案参考:相同之处:都是边塞诗,都反映征人思乡这一主题,都写了战士们的不幸遭遇和乡愁离恨,起笔都不凡,意境开阔壮美不同之处:王之涣诗描写塞外荒寒壮阔的景物,透露出征人生活的艰苦和思家的哀怨。情调是悲而壮的。王昌龄诗却未把征人的愁思描写一番,而是慨叹征人不还的原因是没有名将守边,以致外患频发,使诗另开辟出一层新意。五、以竞赛的方式背诵课文。
问题:1.以上是一位教材在讲解《诗经·采薇》一文时的教学实录,其呈现出哪些特点?请认真阅读之后回答。

【参考答案】

1.【参考答案】以上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1)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学古文,诵读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但因古诗文文字本身的艰深及表现的内容又远离学生的生活,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诵读效率,没有兴趣肯定是不行的。在本教学设计中,诵读贯彻始终。在感知课文阶段,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了解文章大意后,让学......

(↓↓↓ 点击‘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试题

单项选择题阅读《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师:从第二段中,你们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烛之武呢?(请一个学生朗读这段中烛之武的语言:“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该生声音响亮,声调平静)生:他有才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人,有着强烈的爱国心与责任感。师:对“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生:年轻时未被重用,受到了残酷的打击,心里长期积压着沉重的牢骚。师:是啊,才不尽其用,这么大的打击,让烛之武心里很是委屈,所以推辞了郑伯的请求。在回答中,他用了“也、犹、矣、也已”,使感情表达更为强烈。幻灯片显示资料文字:烛之武,考城人,年过七十,事郑国而为圉正(养马的官),三世不迁官……步履蹒跚。师:“圉正”是养马的官,当时作为三朝老臣的烛之武养马几十年,已经七十多岁。(学生们私下议论,感叹不已)师:请这位同学重新将刚才这段话再读一遍。(该生语速缓慢,声调低沉)(全班齐读一遍,感情表达很到位)师:烛之武最终还是丢掉个人私怨,去游说秦伯。对描写他出城的“夜”与“缒”两个字,你们是怎么理解的呢?生(众):被包围,很危险。师:这时我们看到的又是一个怎样的烛之武呢?生(众):很勇敢,有爱国心。师:烛之武,年纪已七十多岁,还被绳子捆绑着从高高的城墙上放下,淹没于夜色,赶向敌营,这是怎样一颗勇敢与炽热的爱国心啊!以下选项对这段教学实录片段评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这段教学实录的目的是为了完成“分析烛之武形象特点”这一教学目标
B.在完成语意理解的基础上,从重读字词切人,再结合人物的生平分析人物形象的教学思路抓住了文本特点,深入浅出
C.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要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学习运用语文,这段教学设计教师通过对学生思维的引导,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借助语言还原事物本象的能力
D.教师采用一读、二读、三读的方式,层层推进,指导学生慢慢地读出了人物复杂的心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是课堂的主体

单项选择题阅读《胡同文化》第二课时的课堂实录(节选),按照要求答题。师:同学们,你们读《胡同文化》这篇文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与其他文章比较觉得语言上有什么不同呢?(众生沉默)师:我们读一段感受一下,好不好?请大家读第一段。(生读第一段)师:有什么感觉?生:有,感到语言朴实、亲切,老头子与老婆婆床上对话的方位词特有趣味。师:同学们,这样朴实的语言能反映百姓最真实的生活。大家在写作文时,常感到无话可写,总认为,作文的语言是很“高雅”的。是的,作文“行动”本身就是高雅的,但它的“高”不是高不可攀的“高”,作文的内容都是生活化的。这篇文章给我们很好的启示,本文没有写“惊天动地的事”,文章中两老头子床上的话都写了,这样看来,写作文就是--生(齐声):写生活。师:我昨天给大家发了一篇阅读的文章,叫做《汪曾祺……》。生(齐声):《……唤起青年对语言的热爱》。师: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也希望唤起同学们的对语文的--生(齐声):热爱!师:也希望唤起大家对语文老师的--生(齐声):热爱!师(笑):我没有这么说哦!生(齐声):笑。师:同学们,在你们看来,文章中哪一些语言最能体现北京文化的特点,哪一些语言最能体现北京人的特点。我们班有五个组。看哪一个组能够比较好地体会到课文的语言特色。过一会儿.你们推出一个代表你们小组意见的同学发表看法……对上述教学实录,分析不恰当的是()。

A.教学风趣幽默,课堂气氛活跃
B.教师的引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C.教师将阅读与写作课联系起来教学,不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D.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