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化了变成什么?”一个孩子回答:“变成了春天!”这个回答是多么富有想象力,又是多么富有艺术性,可居然被判为零分。“树上有五只鸟,被人用枪打死了一只之后,树上还剩下几只鸟?”一个孩子回答:“还有三只。”老师愕然:“怎么可能?”孩子解释:“爸爸被打死了,妈妈吓跑了,剩下三个孩子不会飞。”这是一个充满情感的回答,又是一个极现实的回答。可是,老师也断然认为不对。 问题: 为什么会经常出现类似上述的情况?老师应怎样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
传统教学中教师只关注标准答案,只重视书本上的知识,却远离生活,将教育与生活割裂开来;只重视理性知识的价值,忽视学生自身的经验。 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学习。新课程评价要求评价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尊重个体差异,既要注重结果又要注重过程。
问答题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怎样评价学生的优、良、中、差呢?为此,我制定了这样的标准:一是在大纲规定的基础科60分以上,并能发现自己的特长且有所发展的,视为及格;二是基础科及格或良好,特长科明显超过同年级学生的,视为良好;三是基础科良好,特长科大大超过同年级学生或有所发明创造的,视为优秀;四是仅基础科及格或仅特长科有所发展的,均视为不及格;五是仅基础科良 好,或特长科单方独进的,视为畸形发展,作降格评价。这一评价标准的实施,使绝大部分差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找到了自己成才的优势与途径,也使文化课考试分数好的学生不再自我感觉良好。从而找到了良性互补、和谐发展的新路子。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高涨,各科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各科总分由原来年级的倒数第二上升到年级的第二名。 问题: 请你针对材料中制定的评价标准,谈谈自己的看法。
问答题一位教师在进行语文课文《萤火虫》教学时有这样一个片段:教师问学生,萤火虫燃烧了自己,怎么了?有的孩子回答说,萤火虫燃烧了自己,它就死了;也有孩子说,萤火虫燃烧了自己,它没有怎么,只是一种生理现象;还有一部分孩子有一些其他理解。这时,教师无法对这些理解给予肯定,因为书上不是这样说的,书上的正确答案是,萤火虫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人间。 所以,老师不断运用教学技巧和教学机智,想办法一步步地“启发”孩子得出“正确”的认识,要求同学们再想一想,再看一看,看什么呢?当然是看书,看课文,最后,孩子们终于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看”出一个“共同”的认识一一萤火虫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人间! 问题: 试从教师的教学观、教材观以及学生观出发,对上述课堂教学材料进行评价分析。
问答题以下是一位老师的日记: 又到了3月5日学雷锋的时间了,学校要求每个班为周围的社区做一件好事。可我认为学雷锋不能图表现,只用一天的行动来表示一下,而应该制度化、经常化,把爱心献给哪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我决定先在班上召开一个“我们应该怎样学雷锋”的主题班会,形成我们全班共同的意见,找到一致的办法,主题班会设计如下: 第一步:全体同学收集雷锋的动人事迹。 第二步:请学生代表宣讲雷锋助人为乐的故事。 第三步:分小组讨论目前存在的学雷锋种种现象。 第四步:我们该怎么办?(各小组表述自己今后学雷锋的设想与办法) 第五步:全班讨论,形成学习雷锋的统一意见和行动方案。 问题: 该材料体现了哪些新的教育理念?
问答题某地三名女学生,相约服农药自杀,其中一名因抢救无效死亡,一名重度昏迷成植物人,另一名经抢救脱险后休学在家。学生为什么想自杀?原来是在期中考试后,学校进行奎年级大排队,张榜公布成绩,并又重新调整座位。结果三个孩子被调整到最后一排。这样,孩子们就给父母写了一份遗书,遗书中说:“我们这次考试没考好,我们没脸见你们。”他们还给班主任老师也写了一封信,说:“××老师,我们自杀不怪你,怪我们自己没有好好学,如果领导、校长追究你的话,你就把这封信给他们看。” 问题: 你如何看待这一事件?从素质教育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问答题刚上一年级的小刚,上超市拿起话梅就吃,被同学告诉老师。 老师找到小刚,问他为什么吃话梅,小刚说:“在家就是拿起来就吃。” 老师说:“家里的话梅是哪儿来的?” 小刚说:“妈妈买的。” 老师说:“妈妈怎么买的?” 小刚说:“用钱买的。” 老师说:“钱是怎么来的?” 小刚说:“妈妈用劳动换来的。” 老师说:“所以是妈妈用劳动换来的钱,然后才能买话梅来给你吃。你没有给人家钱,是不能吃别人的话梅的!” 小刚说:“我知道了,老师,那人家说我是小偷,老师,我是吗?” 老师说:“小刚不是,小刚是还没分清在家和在外面有什么区别。” 问题: 谈谈你对材料中教师行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