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采购管理
I公司是一家从事全球性家具生产与零售的跨国公司,在全世界44个国家及地区员工总数达到11万余人,2010年全球利润为26.9亿政元。该公司凭借精细的采购管理,使得其产品价格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平均要低30%—50%。
I公司采用扁平化的管理机制,由几个主要职能部门(公司)负责整个集团的运转,各个部门互相支持,其供应链有供应商、采购及物流配送、研发中心、商场和顾客组成。同时,有十个支撑模块,分别负责全球财务、公关、内部沟通、社会环境、财产、人力资源、法律、风险管理、市场、物流等。
I公司在中国的采购采取项目制的形式,具体的采购流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准备阶段
采购项目启动前,团队成员需要界定采购项目的范围,明确采购项目的目标及目的,分配资源,明确分工;做出时间计划。
(2)信息收集
采购项目明确后,I公司便开始着手对供应商进行开发与调整。需收集的信息如下:产品系列、产能、对前景的预测与承诺、成本等。
(3)决策制定
在收集到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分析与决策,确定采购的类型,形成若干初步的采购方案,对比分析之后选择符合企业采购标准的采购方案,然后寻找潜在的供应商。作为I公司的供应商应该具备以下特征:质量稳定,交货及时,价格合理,优质服务,稳定经营,管理先进。
(4)询价谈判
I公司会想方设法找到该产品的原料列表以及供应商列表,然户根据单个产品所使用的原料数量和原料价格,再根据他们估计的生产商愿承担的毛利水平,定出价格底线。
(5)采购实施
与供应商签订合同,然后厂商便可以授人生产,采购团队中的技术监控人员会经常去工厂进行质量检验及相关的技术控制指导等。
(6)项目跟踪
在合同的执行过程中,I公司还会厂商进行跟踪评估。I公司根据对供应商的跟踪考评,决定下一批订单给哪个供应商,订单量等,以此为基础开始新一轮采购。
I公司在中国形成了较为独特的采购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供应商开发
要成为Ⅰ公司的供应商,须先通过一个共2000多条的考核条目,其中包括价格、环保、质量、物流、环境、出货准时度,员工工作条件、劳动时间。安全性因素和供应商管理方式等多项要求,以符合其经营策略和品牌文化的要求。同一种产品,Ⅰ公司倾向于只选择一家供应商,当需要供应的数量很多事,I公司会考虑选择第二家供应商,由于发展新的供应商成本会非常高,I公司在选择第二家供应商时,会倾向于发展现有供应商。
(2)供应商评估
对于找到的目标供应商,采购小组首先进行开发策略评估。第一是对于该供应商的竞争力特点分析,如考察其组织架构,利润或者营业状况等;第二根据其产品东列分析其技术研发能力和对材料的使用状况,第三是该供应商的管理层对I公司采购理念的接受程度以及是否愿意进行配合。
(3)采购订单管理体系
I公司在向供应商下订单时,会根据所采购产品的不同分销方式采取不同的订货方式,目的是帮助供应商有计划地准备生产,并让其销售终端能够及时地获得产品补充。
常规订单,一般采用4周+4周的模式,即工厂接到订单后4周时间进行生产,并在第二个4周将货物发送到指定的分销中心或承运人,再由分销中心向所需产品的商场仓库运送。
订货量,I公司对某一种商品订货的数量主要取决于以下几点:历史销售、销售预测、在途货物数量、已经下了订单但尚未发货的货物数量、仓库/商店中产品数量和产品在仓库或商场中的全库存量。
(4)供应商关系管理
I公司致务于维持并发展和现有供应商的关系。Ⅰ公司对供应商提供的支持和承诺包括: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保证付款的准时性、承诺在某一期间(一般为一年)一年的采购量,承诺清理协议库存量(原材料和成品)、对生产次序提升的支持、对原材料和工厂机器设备的有效利用、产品结构的改进和创新、对包装的持续改进、账务支持。
I公司在中国采购中的问题
(1)在供应商筛选方面的困难
中国的供应商信息往往琐碎而不成体系,有时甚至缺失严重,这就意味着要获得完整的供应商信息并进行比较遴选将相当困难。
(2)基于关系的谈判的挑战
公司在进行质量、服务和价格的谈判时需要对当地的商业文化和关系有一个完整而深入地了解,这一点在中国则尤其明显。
(3) 科技和信息系统方面的困难
在中国,IT系统和信息基础设施不够健全,信息整合度也较低,质量标准体不够完善,因此采购者可能需要承担更是的责任和风险。
I公司的解决方案
(1)和供应商制定长期的发展战略,捆绑供应商的产能至少2年。
(2)加在原材料的采购比例。之前,I公司在中国的原材料采购部门只涉及很小比例的不锈钢和碳钢。
(3)I公司开始尝试在纺织品、塑料、木材甚至纸箱方面进行集中采购。
(4)辅导供应商提高生产效率。I公司时每一种材料都有专家对各个供应商的生产效率进行评估并提出建议。与供应商签订长期主能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