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规范》10.8节规定了牛腿的计算,有以下问题: (1)在计算纵向受力钢筋的总截面面积时,规范规定"当口<0.3h0时,取α=0.3h0",那么,a<0时如何处理?是取α=0.3h0吗? (2)规范规定,"承受竖向力所需的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按牛腿有效截面计算不应小于0.2%及0.45fr/fy、也不宜大于0.6%……",如何理解?是利用bho计算最小配筋率吗?
问答题《混凝土规范》10.2.14条关于钢筋混凝土梁内折角处的配筋,须注意哪些问题?
问答题《混凝土规范》7.3.4条第2款规定:当计算中计入纵向普通受压钢筋时,受压区的高度应满足本规范公式(7.2.1-4)的条件;当不满足此条件时,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可按本规范第7.2.5条的规定进行计算,此时,应将本规范公式(7.2.5)中的M以Ne’s代替,此处,e’s为轴向压力作用点至受压区纵向普通钢筋合力点的距离;在计算中应计入偏心距增大系数,初始偏心距应按公式(7.3.4-4)确定。我对此的疑问是,如何保证此时受拉区钢筋的应力能达到fy?不满足公式(7.2.1-4)时,只说明这时的压力N非常的小,这时候受拉区钢筋的应力σzs很可能达不到^,如果在7.2.5把σs按fy取,结果应该是偏不安全的。
问答题偏心受压构件对称配筋时,若已经算出χ<2α’s,则需要按Ne′=fyAzs(h0-α’s)求出Azs,这时,是否还要验算《混凝土规范》的公式(7.3.4-2)?我看施老师书上没有做这个验算(见2006年版 应试指南 例5.3.7),如果验算了,书上计算的配筋恰好不满足公式(7.3.4-2)。
问答题《混凝土规范》的10.9.1条, 锚筋层数影响系数αr 的取值与锚筋层数有关,但是,层数如何理解?比如,图2-1-6中,锚筋层数应该算是多少呢?
问答题《混凝土规范》的10.2.12条规定, 在弯剪扭构件中,箍筋的配筋率Psv(psv=Asv/(bs))不应小于0.28fr/fyv ,总感觉这里的符号有点混乱:因为,Asv是抗剪箍筋的面积,Astl是抗扭箍筋的单肢面积,配筋率公式似乎应写成,该Psv不应小于0.28fr/fyv问题是,公式第一二项还要满足配筋率不应小于0.24fr/fsv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