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考题网-背景图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苏某,男,1990年10月生,初中未毕业,案发前无业,住上海某区。2010年1月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取保候审,同年ll月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缓刑1年。目前,在上海某工厂工作。
苏某长得入高马大,小时候性格温和,说话轻生细气,读小学的时候尚能遵守纪律,从不和别人打架,人也很聪明,读书成绩不错,老师和同学都比较喜欢他。l0岁时父母离异,此后他一直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母亲经常在外面打麻将,对他不管不问,他总是玩到很晚才回家,回家后,有时候吃方便面,有时候连方便面都吃不到。到初中一年级,由于成绩不好而留级,此后再也没有心思读书,终日和一帮社会闲散人员打成一片,参与打架斗殴,初中未毕业就在社会上游荡。苏菜看不起母亲,更不服从母亲对他的管教,常常对母亲说:“你有什么资格来教育我?”苏某的主要兴趣就是打游戏。
案发后苏某畏罪逃到外地打工,后回上海自首被判缓刑,苏某姨妈孙女士把苏某母子接到自己办的工厂居住。为此,苏某很不满意。
苏某有一个不良的朋友圈子,大约六七个入,多数被判过刑,苏某经常和他们在一起玩。苏某被孙女士拉到社会工作机构进行强制矫正。

根据苏某的情况,制订一份服务计划。

【参考答案】

一、工作目的和工作目标
1.目的:帮助苏某正确认识自己,提高其适应、利用环境的能力,同时帮助苏某改善社会环境。
2.目标:
(1)帮助苏某安排工作,重新融入社会。
(2)帮助苏某改变对自己的认知。
(3)帮助苏某改善与母亲、姨妈的紧张关系。
(4)介入苏某的社区系统,利用社区系统资源更好地为苏某服务。
(5)帮助苏某改变朋辈环境。
二、介入系统和介入行动
运用人与环境互动的取向和优势视角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

(↓↓↓ 点击‘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