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考题网-背景图
问答题

论述题

背景:
我国某国际工程公司a,在国际公开竞争招标中,中标获得非洲s国的一项首都垃圾电站的设备采购与安装工程,该项工程合同金额为5000万美元,是世界银行贷款项目。
该工程地处热带,常年高温、少雨,年平均温度达300c,最高气温达480c,属非洲高气温国家之一。该国政治气候令人深感不安,政局不稳定,经济危机给该国带来许多问题。上年度对外债务过重,达36亿美元,债务与生产总值之比达100%,远远超过国际公认的50%的警戒线,近年通货膨胀率达65%以上,超过国际公认50%的警戒线,工程地区的地质情况复杂多变,给施工带来一定困难。该国市场物资匮乏,主要建筑材料及设备大部分由业主通过国际招标向国外采购。劳务方面,该国规定凡是外国公司承包该国工程项目,必须雇用至少50%以上的该国劳务人员,但该国缺乏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人员素质较差,效率较低。工程款支付按40%国际流通货币(美元或欧元)及60%当地货币的比例支付,该国虽未设立外汇管制,但由于银行制度的恶劣及税收过高,导致外国人转移资金困难,该国虽然财政状况恶化,但因在非洲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仍可获较大的国际援助。

问题:
(1)分析合同的重点是什么?
(2)将案例背景所含的各类风险因素一一列举出,并逐一分析说明。
(3)针对本案例合同风险应采取何种对策?
(4)签订分包合同后,如何保证分包合同和总承包合同的履行?
(5)索赔的依据有哪些?

【参考答案】

(1)分析合同的重点是:
1)分析合同风险,制定风险对策,分解、落实合同任务。
2)分析合同中的漏洞,解释有争议的内容。包括:合同的法律基础,承包人的主要任务,发包人的责任,合同价格,施工工期,违约责任,验收,移交和保修,索赔程序和争执的解决。
(2)本案例具有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
1)材料设备风险——由于该国市场物资匮乏,主要材料设备需从境外运人,存在途中遭遇不可抗力等意外风险,以致可能出现供货不及时等风险。
2)人员风险——由于该国劳务政策要求至少雇用该国劳务人员不少于50%的规定,使得承包工程不得不使用大量当地劳力,因其素质差、工作效率低,将可能使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无保障。
3)组织协调风险——因土建施工与设备安装由不同的承包商承包,而主要建筑材料及设备由业主通过国际招标向国外采购,因而存在材料、设备供应与土建安装施工之间的组织协调风险,必须加强三者间的协调管理。
4)政治及社会风险——该国政局不稳定,承包工程项目可能受到政局变化的影响。
5)自然环境风险——主要从两方面影响工程施工:一是气候炎热、干旱,使得施工效率降低,难度增加;二是复杂的地质条件会使基础施工变复杂,导致进度拖延或费用、成本增加。
6)经济风险——高通货膨胀率可能导致工程成本的提高或亏损;外汇资金转移的困难会使项目利润难以汇回国内。
(3)应采取的对策
1)对于材料、设备风险——签订一个完善、有利的承包合同及相应条款,明确业主提供的材料、设备在质量、供应时间上的责任及其保证条件和违约责任,在实际施工中加强督促与检查。用到岸价交货或工地交货方式签订供货合同,投保转移运输风险。
2)人员风险变相输出劳务,如输出一专多能的技工及多面手兼干其他工种及普工工作,减少自带劳务数量或提高施工机械化程度,从而减少当地工人的招聘量。
3)政治及社会风险——一是避免承揽工期长的项目,以免在承包期间形势多变;二是在合同条款中明确业主应承担的风险责任以及补偿条件;三是进行相应的投保(险)。
4)组织协调风险——同1),在合同中明确业主(监理方)的协调责任。
5)自然环境风险——是通过合同,明确要求业主提供详细、确实、可靠的地质勘表探资料;二是拟定可靠的施工技术方案及应急措施方案,基础地质问题也可用分包方式转移风险。
6)经济风险——一是利用各种可能进行国际合理避税;二是利用资金进行有利于我们的国际贸易。
(4)签订分包合同后,若分包合同与总承包合同发生抵触时,应以总承包合同为准,分包合同不能解除总承包单位任何义务与责任。分包单位的任何违约或疏忽,均会被业主视为违约行为。因此,总承包单位必须重视并指派专人负责对分包方的管理,保证分包合同和总承包合同的履行。
(5)索赔的依据:合同文件是索赔的最主要依据。订立合同所依据的或在专用条款内约定适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国际工程建设惯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