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考题网-背景图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根据以下课堂实录,回答问题:师:面对如此严重的经济危机,如果你是当时的政治家、经济学家,你会采取什么措施克服当时的经济危机?(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热烈……) 学生交流: 生1:首先应该恢复银行信誉。经济危机期间,银行倒闭,市民的存款化为乌有,银行丧失信誉。现在由政府出面对市民的存款给予保障,使现款重新存入银行,保证资金流通。师:多么独到的经济眼光!(众生赞叹) 生2:应该屠宰牲畜,减少耕地,销毁剩余的产品,限制农产品和畜牧产品数量,保证价格,防止过剩,保护农业资本家的利益。师:切中要害! 生3:我认为解决经济危机的根本手段应该实施全部的国有控股,一切生产活动由国家统一安排。(众生凝神细听)师:(赞赏)彻底的革命家,大胆而独到的想法。(学生鼓掌) 生4:我反对生3的说法。这种措施实际上改变了美国的,社会制度,将生产资料公有化,这在美国是行不通的。我认为国家对经济只能进行适当的干预和指导,比如规定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流通范围等,通过这种方式来消除生产过剩的危机。(众生开始议论)师:(高兴地)你代表了当时绝大多数人的心声,而且反应敏锐,有很强的政治洞察力。 生5:我认为应该多设消防员和植树人员(笑声),一是增加就业机会,二是可以防止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扩大森林资源。师:有很强的环保意识,而且想法新颖。 生6:我认为国家要对工业企业进行干预,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同时鼓励消费,让生产消费进入良性循环。 生7:我认为政府应出资兴建公共工程,如修道路、电站、码头等,招募失业人员,扩大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的消费能力,为未来经济的恢复发展做准备。师:你们提出的措施都很让老师佩服,有些是老师都没有想到的,你们让我开阔了思路。如何消除经济危机?这是当时政治家们头疼的问题。美国又是如何走出经济危机的呢?请同学们看看书,然后再次交流。看看是你们的措施多,还是罗斯福的措施多?……学生完全被激发起来了!王老师在学生们讨论克服经济危机办法的过程中,学生说一条办法,王老师就将之板书于黑板上。当同学们对照教材读"罗斯福新政",看到他们的"措施"竟然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相同或相近,并且还要"多"的时候,同学们的成功感、幸福感真是难以言表。问题:

(1)简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2)该课堂实录采用了哪种教学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1)①整顿银行与金融体系,下令银行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的信用,并放弃金本位制,使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②对工业进行调整(中心措施):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与蓝鹰行动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③调整农业政策:给减耕减产的农户发放经济补贴(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贴),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④推行"以工代赈"(最重要的一条措施);⑤大力兴建公共工程,缓和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⑥政府还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通过了《社会保障法》,使退休工人可以得到养老金和保险,失业者可以得到保险金,子女年幼的母亲、残疾人可以得到补助;⑦建立急救救济署,为人民发放救济金。
(2)该课堂实录采用了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创设尽可能真实的、紧扣教材主题内容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从知识的角度说,识记才有了形象,认识才有了意义;从思维的角度说,逻辑才有了"源头",理解才有了可能;从情感的角度说,体验才会真切,教育才有了价值;从实践的角度说,自学才有了前提,差异才可能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