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考题网-背景图
问答题

编辑加工题:阅读分析短稿,并按照稿件加工整理的规范进行编辑加工。
电影院
电影院是为人民放映电影的场所。随着电影的发展--从无声到有声乃至立体声,从黑白片到彩色片,从普通银幕到宽银幕乃至穹幕、环幕,电影院的结构、尺寸与应用的声学和光学技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L.卢米埃尔在巴黎一家咖啡馆放映了世界上最早的影片。1896年,法国里昂市一家大商店改建成为全世界上第一家电影院,放映无声影片。1808年,上海建成中国第一家电影院--虹口大戏院,可容纳观众250人。到20年代初期,已有不少国家建造了无声电影院。1926年有声电影在美国出现后,各国纷纷建造有声电影院。
普通电影院放映35mm国际标准影片。观众厅的有效长度(最后排座椅背至银幕表面的距离)通常约为银幕宽度的4~5倍左右。观众厅宽度是长度的0.5~0.7倍。银幕的画面高宽比为1:1.38。
1953年起,各国大量建造宽银幕电影院。宽银幕的画面高宽比为1:2.55或1:2.35。宽大的画面扩大了观众的视野。
20世纪50年代,立体影院也曾有较大发展。当时,各国多采用45°斜偏振光法摄制和放映立体电影,所以观众必须佩带与放映机偏振滤光镜角度一致的偏光眼镜,在适宜的位置观看才能获得立体感影像。1976年,以激光技术为基础的全息电影在苏联问世,观众不需借助偏光眼镜就能看到立体形象。
还有全景影院和环幕影院。
全景影院用三台特制放映机放映,光轴相互成48°角,将三条电影胶片同步联动地放映在宽阔的弧形银幕上,构成水平方向146°和垂直方向55°的总视野,故能产生强烈的四面出击的全景效果。
环慕电影院的观众厅为圆形。有不同放映法。其中一种是用11幅高2.4米、宽3.2米的银幕按圆形墙面组成内径为12米的360°环形银幕。11台16mm放映机分别装置在两幅银幕衔接处的后面,透过接缝处的放映孔,同时、同步、同相地分别放映在对面的银幕上。观众站在厅内观看。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今天人们可以在电视、手机上看电影,但是电影院仍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
加拿大于1973年还应用电子技术建成了一系列一人管理的自动化小型电影院。

【参考答案】

编辑加工题
(1)人民→观众
(2)尺寸→大小
(3)全世界上→世界上[或"全世界"]
(4)1808→1908[或存疑待查]
(5)20年代→20世纪20年代
(6)约为左右→约为
(7)0.5~0.7倍→50%~70%
(8)佩带→佩戴
(9)四面出击→身临其境
(10)慕→幕
(11)米→m[或文中"mm""cm"改为"毫米""厘米"]
(12)随着一席之地→[移作末段]

热门试题

问答题写作题:根据所给材料撰写编辑工作书信。 中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二编辑室收到书稿《神奇的快速养鸡》。编辑李娜、编辑室主任梁薇和副总编辑周静波对书稿进行初审、复审、终审后,分别提出了审稿意见。 请根据审稿意见写一封给作者的信,400~700字,告知出版社对其书稿的处理意见。 三份审稿意见如下所示。 《神奇的快速养鸡》初审意见 要想养鸡致富,关键在于掌握技术。 本书稿为三年前列选的 高新技术丛书 中的一种,由担任丛书主编的省科协林宁副主席约请蓝县养鸡大王刘国富编撰。我社曾就该丛书与主编签订约稿合同。 书稿15万字,分为5章,全面介绍了快速养鸡技术。重点为第二章 饲料 和第四章 防疫 。 按书稿介绍,配制饲料是养鸡的关键技术。一般情况下,饲料费用占养鸡成本的70%~80%,所以选择、利用、开发、配制饲料,提高饲料报酬率,降低耗料率,对提高养鸡的经济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利用本书介绍的技术配制饲料,养的鸡只需35天就可以达到与过去养半年一样的重量。 书稿还介绍,防疫也是养鸡的关键技术。纵观现有的养鸡场,普遍存在防疫观念淡薄的问题。不少鸡场一年四季鸡群疫病不断,此起彼伏,反反复复,若干年之后鸡场不得不关闭。使用本书介绍的施药防病技术,可以完全避免疫病损失。 这些技术适用于肉鸡养殖、蛋鸡养殖、山鸡养殖、乌鸡养殖、珍珠鸡养殖和火鸡养殖。本书稿可以帮助农民轻松、快乐、高效养鸡致富,对于兴农富民会起到有益的作用。 书稿文字有些拖沓,病句较多,有的文字似乎夸大其词。这些问题在编辑加工时不难解决。 综上,本人认为本书稿基本符合出版要求,可以转入编辑加工程序。 特呈请复审。 李娜 2014-06-20 复审意见 稳农兴农富农,是党和政府的重要政策,需要全面落实。食品安全大如天,也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二者应该统一起来。 通读本书稿之后,有些担忧。配制饲料让鸡速生,配方是否涉及非法使用添加剂?施药防疫,如何保证安全用药,避免药物滥用?初审对这些问题重视不够。 建议退作者,进行修改。 梁薇 2014-06-30 终审意见 复审提出的问题是十分严肃的问题。目前,食品安全形势十分严峻,而鸡场的饲料配制和施药多涉及食品安全问题。未经过严格的检测,这些技术的安全程度难以把握,且此类技术与人们通常理解的 高新技术 也有一定距离。 因此,目前推出此书并不合适。应考虑退稿。 周静波 2014-07-10